TEXT
READER

1616年建於三井寺五處別所之一的尾藏寺內南勝坊境內,1909年遷至三井寺南院,1956年解體修繕後再度移至現所在的位置。
禪宗樣式建築為基調,加入斗拱等日本樣式,融合兩種建築風格的佛堂裡,供奉著毘沙門天。正面稱為「棧唐戶」的格子門的花型雕刻等精細的設計均繼承了桃山時代秀麗的樣式,於1989年復原往日的華麗色彩。

“三井寺五處別所”

三井寺別所指的是平安時代以後,為了救渡廣大眾生而在本寺周邊設置的別院。五處別所是近松寺、微妙寺、尾藏寺、水觀寺、常在寺這座寺院的統稱。
別所原本指在遠離本據地、不同凡俗的聖別之處設置的、受大寺院庇護的宗教設施,也是遠離世俗之緣的遁世者以及周遊各國的聖人或山野修行僧等的聚集之地。

“尾藏寺”

三井寺五處別所之一。傳說是平安時代,三井寺的慶祚阿遮梨(955~1019年)為迎接與天智天皇有深刻因緣的志賀寺所供奉的十一面觀音像為本尊而創建的。到了江戶時期,由於向觀音菩薩祈求許願的參拜者蜂擁而至,導致此尊像所戴斗笠脫落,因此也被稱為「斗笠脫落的觀音」,信仰者眾。現在被指定為重要文化財產,在三井寺文化財產收藏庫展示。尾藏寺的堂社於明治時期荒廢,大津市在其遺址上整建了「長等公園」。平成7年(1995年),園內的長等創作展示館・三橋節子美術館開館。作為鄰靠市區、綠意盎然的都市公園,深受市民喜愛。

“禪宗樣式建築”

鎌倉時代初期,主要由禪宗僧侶從中國傳入的建築式樣,亦稱「唐樣」。

“斗拱”

斗拱

位於柱子上端,結合方形木塊(斗)與弓形肘木(拱),用來支撐承托屋簷椽子的檁。日文稱為「組物」,也稱斗栱、斗組。

“毘沙門天”

毘沙門天

四天王之一、亦是密教十二天之一。住在須彌山半山腰北側,率領夜叉羅剎將,鎮守北方世界,也是守護財寶之神。其法相是身穿甲冑、憤怒的武將形象,一手托寶塔,一手持戟或寶棒。在日本是七福神之一。也譯作多聞天,列舉四天王時常用多聞天。別名具毘羅(梵語Kubera),在印度神話中為財寶之神。

“棧唐戶”

棧唐戶

指門框中鑲嵌有縱橫向櫺條,在櫺條之間嵌薄木板或木條窗格的門。

“花型雕刻”

花型雕刻

禪宗樣式的特徵,多用於棧唐戶或書院的欄間。因格子的櫺條帶有花形,也稱花欄間,日語裡此種櫺條也稱為花組子、花子。

“桃山時代”

時代劃分之一。16世紀後半,豐臣秀吉掌權的約20年間。美術史上,安土桃山時代至江戶初期是日本中世發展至近世的過渡期,十分重要。雄偉壯麗的城郭、宮殿府邸、神社寺院的興建及內部裝飾的障壁畫尤為發達。此外,描繪民眾日常生活的風俗畫興起,陶藝、漆藝、染織等工藝技術也進步顯著。

江戶時代(元和2年,西元1616年)